Chapter 08 数据的存储
本章就是要唠叨一下InnoDB
和MyISAM
这两个存储引擎的数据如何在文件系统中存储的
MySQL数据目录
安装目录
略
数据目录
数据目录对应着一个系统变量
datadir`,我们在使用客户端与服务器建立连接之后查看这个系统变量的值就可以了: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datadir';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datadir | /usr/local/var/mysql/ |
+---------------+-----------------------+
1 row in set (0.00 sec)
库目录结构
每当使用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名
语句创建一个数据库的时候,在文件系统上实际发生了什么呢?其实很简单,每个数据库都对应数据目录下的一个子目录,或者说对应一个文件夹,我们新建一个数据库时,MySQL
会做这两件事儿:
-
在
数据目录
下创建一个和数据库名同名的子目录(或者说是文件夹)。 -
在该与数据库名同名的子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
db.opt
的文件,这个文件中包含了该数据库的各种属性,比方说该数据库的字符集和比较规则是个啥
表目录结构
每个表的信息其实可以分为两种:
-
表结构的定义
-
表中的数据
InnoDB
为了更好的管理这些页,设计InnoDB
的大叔们提出了一个表空间
或者文件空间
(英文名:table space
或者file space
)的概念,这个表空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可以对应文件系统上一个或多个真实文件(不同表空间对应的文件数量可能不同)。每一个表空间
可以被划分为很多很多很多个页
,我们的表数据就存放在某个表空间
下的某些页里。设计InnoDB
的大叔将表空间划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
-
系统表空间 这个所谓的
系统表空间
可以对应文件系统上一个或多个实际的文件,默认情况下,InnoDB
会在数据目录
下创建一个名为ibdata1
大小为12M
的文件,这个文件就是对应的系统表空间
在文件系统上的表示。这个文件是所谓的自扩展文件
,也就是当不够用的时候它会自己增加文件大小~当然,如果你想让系统表空间对应文件系统上多个实际文件,或者仅仅觉得原来的
ibdata1
这个文件名难听,那可以在MySQL
启动时配置对应的文件路径以及它们的大小,比如我们这样修改一下配置文件:text [server] innodb_data_file_path=data1:512M;data2:512M:autoextend
这样在
MySQL
启动之后就会创建这两个512M大小的文件作为系统表空间
,其中的autoextend
表明这两个文件如果不够用会自动扩展data2
文件的大小。可以把
系统表空间
对应的文件路径不配置到数据目录
下,甚至可以配置到单独的磁盘分区上,涉及到的启动参数就是innodb_data_file_path
和innodb_data_home_dir
,具体的配置逻辑挺绕的,我们这就不多唠叨了,知道改哪个参数可以修改系统表空间
对应的文件,有需要的时候到官方文档里一查就好了。 2. 独立表空间 在MySQL5.6.6以及之后的版本中,InnoDB
并不会默认的把各个表的数据存储到系统表空间中,而是为每一个表建立一个独立表空间,也就是说我们创建了多少个表,就有多少个独立表空间。使用独立表空间
来存储表数据的话,会在该表所属数据库对应的子目录下创建一个表示该独立表空间
的文件,文件名和表名相同,只不过添加了一个.ibd
的扩展名而已,所以完整的文件名称长这样:text 表名.ibd
ibd文件就用来存储表中的数据和索引等。 3. 其他类型的表空间 随着MySQL的发展,除了上述两种老牌表空间之外,现在还新提出了一些不同类型的表空间,比如通用表空间(general tablespace)、undo表空间(undo tablespace)、临时表空间(temporary tablespace)等
MyISAM
MyISAM
并没有什么所谓的表空间
一说,表数据都存放到对应的数据库子目录下。假如test
表使用MyISAM
存储引擎的话,那么在它所在数据库对应的xiaohaizi
目录下会为test
表创建这三个文件:
test.frm
test.MYD
test.MYI
其中test.MYD
代表表的数据文件,也就是我们插入的用户记录;test.MYI
代表表的索引文件,我们为该表创建的索引都会放到这个文件中。
文件系统对数据库的影响
因为MySQL
的数据都是存在文件系统中的,就不得不受到文件系统的一些制约,这在数据库和表的命名、表的大小和性能方面体现的比较明显,比如下边这些方面:
-
数据库名称和表名称不得超过文件系统所允许的最大长度。
每个数据库都对应
数据目录
的一个子目录,数据库名称就是这个子目录的名称;每个表都会在数据库子目录下产生一个和表名同名的.frm
文件,如果是InnoDB
的独立表空间或者使用MyISAM
引擎还会有别的文件的名称与表名一致。这些目录或文件名的长度都受限于文件系统所允许的长度~ -
特殊字符的问题
为了避免因为数据库名和表名出现某些特殊字符而造成文件系统不支持的情况,
MySQL
会把数据库名和表名中所有除数字和拉丁字母以外的所有字符在文件名里都映射成@+编码值
的形式作为文件名。比方说我们创建的表的名称为'test?'
,由于?
不属于数字或者拉丁字母,所以会被映射成编码值,所以这个表对应的.frm
文件的名称就变成了test@003f.frm
。 -
文件长度受文件系统最大长度限制
对于
InnoDB
的独立表空间来说,每个表的数据都会被存储到一个与表名同名的.ibd
文件中;对于MyISAM
存储引擎来说,数据和索引会分别存放到与表同名的.MYD
和.MYI
文件中。这些文件会随着表中记录的增加而增大,它们的大小受限于文件系统支持的最大文件大小。
MySQL系统数据库简介
前边提到了MySQL的几个系统数据库,这几个数据库包含了MySQL服务器运行过程中所需的一些信息以及一些运行状态信息,我们现在稍微了解一下。
-
mysql
这个数据库贼核心,它存储了MySQL的用户账户和权限信息,一些存储过程、事件的定义信息,一些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日志信息,一些帮助信息以及时区信息等。
-
information_schema
这个数据库保存着MySQL服务器维护的所有其他数据库的信息,比如有哪些表、哪些视图、哪些触发器、哪些列、哪些索引吧啦吧啦。这些信息并不是真实的用户数据,而是一些描述性信息,有时候也称之为元数据。
-
performance_schema
这个数据库里主要保存MySQL服务器运行过程中的一些状态信息,算是对MySQL服务器的一个性能监控。包括统计最近执行了哪些语句,在执行过程的每个阶段都花费了多长时间,内存的使用情况等等信息。
-
sys
这个数据库主要是通过视图的形式把
information_schema
和performance_schema
结合起来,让程序员可以更方便的了解MySQL服务器的一些性能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