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知识
常见品种
1. 股票
- 代表公司的所有权份额
- 投资者通过买卖股票可以分享公司成长收益
- 主要通过分红和资本增值获取收益
- 风险相对较高,但长期来看具有较好的收益潜力
2. ETF(交易所交易基金)
- 追踪特定指数或资产组合的基金产品
- 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透明度
- 交易成本较低
- 可以实现快速的行业或主题投资
3. 期货
- 标准化的远期合约
- 具有杠杆效应
- 可用于套期保值和投机
- 主要包括金融期货和商品期货
4. 股指期权
- 以股票指数为标的物的期权合约
- 提供灵活的风险管理工具
- 可以构建复杂的投资策略
- 适合高级投资者使用
5. 商品期货
- 以实物商品为交易标的
- 包括农产品、能源、金属等
- 可以对冲通货膨胀风险
- 受供需关系影响较大
6. 债券
- 固定收益类投资品种
- 风险相对较低
- 提供稳定的利息收入
- 包括国债、企业债等多种类型
7. 外汇
- 不同货币之间的交易
- 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
- 24小时交易
- 受国际政治经济因素影响显著
股票
- 基本资料
- 财务指标
- 新闻和公告
- 行业分析
- 技术分析
复权
复权的作用,因为存在例如卖多少股送多少股,或者是年份分红每股派分红多少元, 这样的情况下,会比较难以衡量成本和收益率,为了让股价走势更加连续,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就需要复权 前复权和后复权是两种常见的复权方法。 前复权就是将前面的kline对其后面的kline进行调整, 后复权就是将后面的kline对其前面的kline进行调整.
分红
以老凤祥(SH600612)为例,假设投资者在2013年底以23.32元/股的价格买入并持有至2023年,期间累计每股分红11.18元,当前不复权股价为75.45元。 结合前后复权对应的股价调整,具体计算如下:
-
前复权计算
-
原理:将历史分红从股价中扣除,使历史K线连贯,但可能虚增收益率。
- 调整后的股价: 前复权股价 = 原始买入价 - 累计分红 = 23.32元 - 11.18元 = 12.14元(相当于将2013年的成本价调整为12.14元)。
- 当前股价(不复权):75.45元(无需调整)。
- 收益率计算: 收益率= 75.45 / 12.14 - 1 = 521.5%
-
问题:前复权股价调整导致分母(成本)被压缩,收益率虚高,与实际投入的初始成本(23.32元)不符
-
后复权计算
-
原理:将历史分红叠加到当前股价中,反映真实的总回报(含股价增值和分红)。
- 调整后的股价: 后复权股价 = 当前股价 + 累计分红 = 75.45元 + 11.18元 = 86.63元(相当于当前股价包含历史分红的权益)
- 原始买入价:23.32元(无需调整)
- 收益率计算: 收益率= 86.63 / 23.32 - 1 = 271.8%
总结:前复权看成本,后复权计算收益率
送股
假设投资者在2025年初以20元/股买入某股票1000股,总成本为20,000元。随后公司实施10送3的送股方案(即每持有10股送3股),送股后持股数量变为1300股。当前不复权股价为25元/股,需分别用前复权与后复权计算成本和收益率。
- 前复权计算
原理:以当前股价为基准,将历史送股权益从股价中扣除,使K线连贯。
- 送股除权价调整: 除权价 = 原股价 / (1 + 送股比例) = 20元 / (1 + 0.3) = 15.38元/股
- 调整后的成本价: 前复权成本价 = 总成本 / 送股后总股数 = 20,000元 / 1300股 ≈ 15.38元/股
- 当前前复权股价: 前复权股价 = 当前不复权股价 / (1 + 送股比例) = 25元 / 1.3 ≈ 19.23元/股
- 收益率计算 收益率= 19.23 / 15.38 - 1 = 25%
-
前复权通过压缩历史股价(如从20元调整至15.38元)体现送股后的成本降低,但可能虚增短期收益率(因分母变小)
-
后复权计算
原理:以历史价格为基准,将送股权益叠加到当前股价中,反映真实的总回报
-
调整后的总市值: 后复权总市值 = 当前股价 × 送股后总股数 = 25元 × 1300股 = 32,500元
-
后复权股价 后复权股价 = 原始成本价 × (1 + 送股比例) = 20元 × 1.3 = 26元/股
- 收益率计算 收益率= 32,500元 / 20,000元 - 1 = 62.5%